景區設計規范(景區旅游景點設計規范)
對有關部門指出的安全事 故和隱患提出的改進建議,在規定的期限內解決,并將結果報相關部門。保安部每月對景區重點部位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重大節日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景區內部應劃分重點防火部位,形成消防檔案并報消防部門備案。景區應建立相應的防范制度及應急預案。
景區管理規定
一、目的與適用范圍為做好景區內部安全工作,為游客提供良好的環境,確保景區內游客、員工和資 產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景區內部的安全管理。?二、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制度1、保安部依法設置的從事安全保衛工作的部門。2、四防四防是指防火、防盜、防破壞、防自然災害事故。三、保安部職責(一)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督促落實相關部門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要害 部位安全。 (二)加強重點崗位、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做好景區的“四防”安全工作。 (三)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對有關部門指出的安全事 故和隱患提出的改進建議,在規定的期限內解決,并將結果報相關部門。對暫時難以 解決的事故隱患,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四)組織落實各項應急預案的演練。四、控制要求?(一)景區應具備以下安全運行條件1、經營運行的場所、設施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要求;2、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相關操作規程;3、依法設置安全工作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工作管理人員;4、安全工作負責人和安全工作管理人員具備與生產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知識和管理 能力;5、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6、從業人員經安全教育和培訓合格。特種作業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 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7、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條件;(二)景區的日常安全管理1、景區的安全檢查 (1)各部門、各崗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每天要結合服務工作對所負責的區域進行 巡視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和報告。 (2)保安部每月對景區重點部位進行一次安全檢查,重大節日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3)保安部及總經辦對各部門和崗位的安全情況進行監督抽查,各部門領導要予 以支持和配合。 (4)每次安全檢查應形成檢查記錄,對檢查發現的不安全隱患,以書面形式通知 有關部門限期整改并進行復查。 (5)各部門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要按期限認真整改,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及時 報部門領導及保安部,同時必須加強臨時安全措施,確保安全。2、景區防盜管理(1)保安部要采取措施對景區實行巡邏。 (2)保安部和各部門在重要時段(如游客高峰期)和游客聚集地段,增加值班人 員,維護正常游覽秩序,消除安全隱患。 (3)保安部定期召開部門工作例會,分析景區安全形勢,查找問題,制定相應措 施,不斷堵塞漏洞。 (4)形成“人人防、處處防、事事防”的良好氛圍,要求各部門密切協助保安部 做好防盜工作。 (5)保安部值班人員定人、定責、定區域,將防盜工作作為員工執勤工作考評的 重要依據,強化員工的防盜意識。 (6)保安部嚴格落實全員值班制度,重點加強夜間對各區域的檢查,檢查結果將 納入工作考評。 (7)保安部與公安機關時刻保持聯系,對出現的盜竊行為,堅決打擊,從重從快 處理。3、景區防火安全管理 (1)景區各部門應形成部門內部的防火安全檔案,景區內部形成相應的滅火及應 急預案,每年進行一次防火預案演練。 (2)各部門應加強對重點崗位及要害部位的防火安全預防。 (3)景區保安部應加強對景區各部門的消防安全檢查,每月對各部門進行消防檢 查,排查隱患,限期整改并進行復查,重大節日前應組織進行防火安全檢查。 (4)景區應當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景區內部成立防火安全組織。 (5)景區內部應劃分重點防火部位,形成消防檔案并報消防部門備案。 (6)配合上級消防部門的工作,接受上級消防部門的檢查和指導。4、景區防破壞管理 (1)保安部對景區內部進行巡邏,重點部位設崗防范。 (2)景區應建立相應的防范制度及應急預案。 (3)做好景區與村寨的協調,與村民保持良好的關系。5、景區預防自然災害事故管理 (1) 景區內部應建立完善的自然災害防范預案及疏散預案,并組織員工進行演 練。 (2)總經理辦公室負責對安順市氣象部門發出的惡劣氣候預報及時通知到各部門, 由公司領導做出決策,各部門在惡劣天氣到來前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3)公司財務部倉庫做好對應急物品的日常儲備。
居住區景觀設計規范有哪些
(1) 科學利用資源? 材料的選用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應盡量使用當地較為常見的材料,體現當地的自然特色。當然,特定地段和業主的需求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環境景觀的設計還必須注意以后運行維護的方便。? (2) 因地制宜的原則? 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地方特征和所在地的自然特色。居住區景觀設計應充分利用區內的地形地貌,塑造出富有創意和個性的景觀空間。? (3) 生態設計原則?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人文原則是從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觀的內涵特征:居住區景觀設計提出和演繹了自然環境、建筑風格、社會風尚、生活、文化心理、審美情趣、民俗傳統、宗教信仰等要素,在居住區景觀設計時除了選景、造景、移景、借景等自然景觀之外,還應將人文景觀吸收進來,從空間形態、尺度、界面的色彩、細部表達來尋找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讓優美的景觀與濃郁的地域文化、地方美學有機統一,和諧共生。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傳統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個新的層次去闡釋和建構的。僅有人文特色是遠遠不夠的,回歸自然、親近自然亦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4)“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原則是居住區環境設計中最基本原則。人是居住區的主體,人的習慣、行為、性格、偏好等決定了對景觀環境空間的選擇,只有最大程度地滿足人的需求,才能使居住區活力得以再生,要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于景觀設計之中,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及社會關系與社會心理方面的需求,始終堅定環境景觀的建構是服務于人、取悅于人。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舒適性原則正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著重體現居民視覺上的感受,讓其體驗輕松、安逸的居住生活。
公共廁所指示牌國家標準
公共廁所的*面設計應將大便間、小便間和盥洗室分室設置,各室應具有獨立功能。小便間不得露天設置。廁所的進門處應設置男、女通道,屏蔽墻或物。每個大便器應有一個獨立的單元空間,劃分單元空間的隔斷板及門與地面距離應大于100mm,小于150mm。隔斷板及門距離地坪的高度:一類二類公廁大于1.8m、三類公廁大于1.5m。獨立小便器站位應有高度0.8m的隔斷板。 3.3.2 公共廁所的大便器應以蹲便器為主,并應為老年人和殘疾人設置一定比例的坐便器。大、小便的沖洗宜采用自動感應或腳踏開關沖便裝置。廁所的洗手龍頭、洗手液宜采用非接觸式的器具,并應配置烘干機或用一次性紙巾。大門應能雙向開啟。 3.3.3 公共廁所服務范圍內應有明顯的指示牌。所需要的各項基本設施必須齊備。廁所*面布置宜將管道、通風等附屬
公園景觀設計規范是什么
除了上述要求具備城市總體規劃以外,還要求甲方提供以下圖紙資料:(1)地形圖。根據面積大小,提供1:2000,1:1000,1:500園址范圍內總*面地形圖。圖紙應明確顯示以下內容:設計范圍(紅線范圍、坐標數字)。園址范圍內的地形、標高及現狀物(現有建筑物、構筑物、山體、水系、植物、道路、水井,還有水系的進、出口位置、電源等)的位置。現狀物中,要求保留利用、改造和拆遷等情況要分別注明。四周環境情況:與市政交通聯系的主要道路名稱、寬度、標高點數字以及走向和道路、排水方向;周圍機關、單位、居住區的名稱、范圍,以及今后發展狀況。 (2)局部放大圖。1:200圖紙主要提供為局部詳細設計用。該圖紙要滿足建筑單位設計及其周圍山體、水系、植被、園林小品及園路的詳細布局。 (3)要保留使用的主要建筑物的*、立面圖。*面位置注明室內、外標高;立面圖要標明建筑物的尺寸、顏色等內容。 (4)現狀樹木分布位置圖(1:200,1:500)。主要標明要保留樹木的位置,并注明品種、胸徑、生長狀況和觀賞價值等。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樹木最好附以彩色照片。 (5)地下管線圖(1:500,1:200)。一般要求與施工圖比例相同。圖內應包括要保留的上水、雨水、污水、化糞池、電信、電力、暖氣溝、煤氣、熱力等管線位置及井位等。除*面圖外,還要有剖面圖,并需要注明管徑的大小,管底或管頂標高,壓力、坡度等。 3、現場踏查 無論面積大小,設計項目的難易,設計者都必須認真到現場進行踏查。一方面,核對、補充所收集的圖紙資料。如:現狀的建筑、樹木等情況,水文、地質、地形等自然條件。另一方面,設計者到現場,可以根據周圍環境條件,進入藝術構思階段?!凹颜呤罩?,俗者屏之”。發現可利用、可借景的景物和不利或影響景觀的物體,在規劃過程中分別加以適當處理。根據情況,如面積較大,情況較復雜,有必要的時候,踏查工作要進行多次。4、編制總體設計任務文件 設計者將所收集到的資料,經過分析、研究,定出總體設計原則和目標,編制出進行公園設計的要求和說明。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公園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關系。(2)公園所處地段的特征及四周環境。(3)公園的面積和游人容量。(4)公園總體設計的藝術特色和風格要求。(5)公園地形設計,包括山體水系等要求。(6)公園的分期建設實施的程序。(7)公園建設的投資框算。二、總體設計方案階段 在明確公園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關系,確定了公園總體設計的原則與目標以后,著手進行以下設計工作。1、主要設計圖紙內容 (1)位置圖 屬于示意性圖紙,表示該公園在城市區域內的位置,要求簡潔明了。(2)現狀圖 根據已掌握的全部資料,經分析、整理、歸納后,分成若干空間,對現狀作綜合評述。可用圓形圈或抽象圖形將其概括地表示出來。例如:經過對四周道路的分析,根據主、次城市干道的情況,確定出入口的大體位置和范圍。同時,在現狀圖上,可分析公園設計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便為功能分區提供參考依據。(3)分區圖 根據總體設計的原則、現狀圖分析,根據不同年齡段游人活動規劃,不同興趣愛好游人的需要,確定不同的分區,劃出不同的空間,使不同空間和區域滿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使功能與形式盡可能統一。另外,分區圖可以反映不同空間、分區之間的關系。該圖屬于示意說明性質,可以手抽象圖形或圓圈等圖案予以表示。(4)總體設計方案圖 根據總體設計原則、目標,總體設計方案圖應包括以下諸方面內容:第一,公園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公園主要、次要、專用出入口與市政關系,即面臨街道的名稱、寬度;周圍主要單位名稱,或居民區等;公園與周圍園界是圍墻或透空欄桿要明確表示。第二,公園主要、次要、專用出入口的位置、面積,規劃形式,主要出入口的內、外廣場,停車場、大門等布局。第三,公園的地形總體規劃,道路系統規劃。第四,全園建筑物、構筑物等布局情況,建筑*面要能反映總體設計意圖。第五,全園植物設計圖。圖上反映密林、疏林、樹叢、草坪、花壇、專類花園、盆景園等植物景觀。此外,總體設計圖應準確標明指北針、比例尺、圖例等內容?! 】傮w設計圖,面積100hm2以上,比例尺多采用1:2000~1:5000;面積在10~50 hm2左右,比例尺用1:1000;面積8 hm2以下,比例尺可用1:500。(5)地形設計圖 地形是全園的骨架,要求能反映出公園的地形結構。以自然山水園而論,要求表達山體、水系的內在有機聯系。根據分區需要進行空間組織;根據造景需要,確定山地的形體、制高點、山峰、山脈、山脊走向、丘陵起伏、緩坡、微地形以及塢、崗、峴、岬、岫等陸地造形。同時,地形還要表示出湖、池、潭、港、灣、澗、溪、灘、溝、渚以及堤、島等水體造形,并要標明湖面的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線。此外,圖上標明入水口、排水口的位置(總排水口方向、水源及雨水聚散地)等。也要確定主要園林建筑所在地的地坪標高,橋面標高,廣場高程。以及道路變坡點標高。還必須標明公園周圍市政設施、馬路、人行道以及與公園鄰近單位的地坪標高,以便確定公園與四周環境之間的排水關系。(6)道路總體設計圖 首先,在圖上確定公園的主要出入口,次要入口與專用入口。還有主要廣場的位置及主要環路的位置,以及作為消防的通道。同時確定主干道、次干道等的位置以及各種路面的寬度、排水縱坡。并初步確定主要道路的路面材料,鋪裝形式等。圖紙上用虛線畫出等高線,再用不同的粗線、細線表示不同級別的道路及廣場,并將主要道路的控制標高注明。(7)種植設計圖 根據總體設計圖的布局,設計的原則,以及苗木的情況,確定全園的總構思。種植總體設計內容主要包括不同種植類型的安排,如密林、草坪、疏林、樹群、樹叢、孤立樹、花壇、花境、園界樹、園路樹、湖岸樹、園林種植小品等內容。還有以植物造景為主的專類園,如月季園、牡丹園、香花園,觀葉觀花園是園、盆景園、觀賞或生產溫室、爬蔓植物觀賞園、水景園;公園內的花圃、小型苗圃等。同時,確定全園的基調樹種、骨干造景樹種,包括常綠、落葉的喬木、灌木、草花等?! 》N植設計圖上,喬木樹冠以中、壯年樹冠的冠幅,一般以5~6m樹冠為制圖標準,灌木、花草以相應尺度表示。 園林設計方案階段的多方案比較,是一種很好的設計選擇手段。不同的設計者,由于個人的園林設計經驗、經歷以及文化素質、修養等不同,而在同一命題下,產生風格、形式迥然不同的方案。(8)管線總體設計圖 根據總體規劃要求,解決全園的上水水源的引進,水的總用量(消防、生活、造景、噴灌、澆灌、衛生等)及管網的大致分布、管徑大小、水壓高低等。以及雨水、污水的水量,排放,管網大體分布,管徑大小及水的去處等。大規模的工程,建筑量大。北方冬天需要供暖,則要考慮供暖、負荷多少,鍋爐房的位置等。(9)電氣規劃圖 為解決總用電量、用電利用系數、分區供電設施、配電、電纜的敷設以及各區各點的照明及廣播、通訊等的位置。(10)園林建筑布局圖 要求在*面上,反映全園總體設計是建筑在全園的布局,主要、次要、專用出入口的售票房、管理處、造景等各類園林建筑的*面造型。大型主體建筑,如展覽性、娛樂性、服務性等建筑*面位置及周圍關系;還有瀏覽性園林建筑,如:亭、臺、樓、閣、榭、橋、塔等類型建筑的*面安排。除*面布局外,還應畫出主要建筑物的*面、立面圖?! 】傮w設計方案階段,還要爭取做到多方案的比較。
旅游景區充電樁設施建設要求
充電樁(栓)技術要求:1、環境條件要求① 工作環境溫度:-20℃~+50℃;② 相對濕度:5%~95%;③海拔高度:≤1000m;④ 安裝地點:戶外;⑤ 抗震能力:地面水*加速度 0.3g;地面垂直加速度 0.15g;設備應能承受同時作用持續三個正弦波,并且安全系數應大于1.67;2、結構要求① 交流充電樁(栓)殼體應堅固;② 結構上須防止手輕易觸及露電部分;③交流充電樁(栓)應選用厚度1.0以上鋼組合結構,表面采用浸塑處理,并充分考慮散熱的要求。充電樁(栓)應有良好的防電磁干擾的屏蔽功能;④ 充電樁(栓)應有足夠的支撐強度,應提供必要設施,以保證能夠正確起吊、運輸、存放和安裝設備,且應提供地腳螺栓孔;⑤ 樁(栓)體底部應固定安裝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基座上。基座面積不應大于500mm×500mm;⑥ 樁(栓)體外殼應采用抗沖擊力強、防盜性能好、抗老化的材質;⑦ 非絕緣材料外殼應可靠接地;3、電源要求① 輸入電壓:單相220V;② 輸出功率:單相220V/5KW;③ 頻率:50Hz±2Hz;④ 允許電壓波動范圍為:單相220V±15%;4、電氣要求① 插頭與插座正確連接確認成功后,帶負載可分合電路方可閉合,實現對插座的供電;② 漏電保護裝置應安裝在供電電纜進線側;③ 低壓配電設備及線路的保護應滿足《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3)中的相關規定;④ 對IT系統配電線路,當第一次接地故障時,應由絕緣監察裝置發出音響或燈光信號,當發生第二次異相接地故障時應由過電流保護電器或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切斷故障電路;⑤ 照明配電系統中,照明和插座回路不宜由同一回路供電。插座回路的電源側應設置剩余 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其額定動作電流為30mA;6、安全防護功能① 交流充電樁(栓)應具備急停開關,可通過手動或遠方通信的緊急停止充電;② 交流充電樁(栓)應具備輸出側的漏電保護功能;③ 交流充電樁(栓)應具備輸出側過流和短路保護功能;④ 交流充電樁(栓)應具有阻燃功能;7、IP防護等級交流充電樁(栓)應遵守IP54(在室外),并配置必要的防雨、防曬裝置;8、三防(防潮濕,防霉變,防鹽霧) 保護充電機內印刷線路板、 接插件等電路應進行防潮濕、防霉變、防鹽霧處理,其中防鹽霧腐蝕能力滿足 GB/T 4797.6-1995《電工電子產品自然環境條件 塵、沙、鹽霧》中表9的要求,使充電機能在室外潮濕、含鹽霧的環境下正常運行;9、防銹(防氧化)保護充電樁(栓)鐵質外殼和暴露在外的鐵質支架、零件應采取雙層防銹措施,非鐵質的金屬外殼也應具有防氧化保護膜或進行防氧化處理;10、防風保護安裝在*臺上的充電機以及暴露在外的部件應能承受 GB/T 4797.5-9《電工電子產品自然環境條件降水和風》中表 9 規定的不同地區、不同高度處相對風速的侵襲;11、防盜保護電樁(栓)外殼門應裝防盜鎖,固定交流充電樁(栓)的螺栓必須在打開外殼門后方能安裝或拆卸;12、溫升要求交流充電樁(栓)在額定負載長期連續運行,內部各發熱元器件及各部位溫升應不超過Q/GDW 397\2009中表2規定;13、*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MTBF應不小于8760h;14、安裝垂直傾斜度不超過5%;15、設備安裝地點不得有爆炸危險介質,周圍介質不含有腐蝕金屬和破壞絕緣的有害氣體及導電介質
景區行業規范
有(1)景區內餐廳,茶樓,小吃店等餐飲服務設施布局合理,方便游客。(2)熱情服務,誠信待客,明碼標價,出具服務憑證和相應稅票,不欺客。(3)服務人員每年接受體檢,上崗持健康合格證。(4)景區內外設施完好,安全無損,運行正常,備有兒童椅和殘疾人通道??傊?,餐飲,交通,游樂,購物,票務等符合星級行業標準。
景區設計規范景區設計規范(景區旅游景點設計規范)
發表評論